跳至內容

阿比讓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比讓
Abidjan
城市
阿比讓官方圖章
圖章
阿比讓徽章
徽章
阿比讓在科特迪瓦的位置
阿比讓
阿比讓
在科特迪瓦的位置
坐標:5°20′11″N 4°01′36″W / 5.3364°N 4.0267°W / 5.3364; -4.0267[1]
國家 科特迪瓦
潟湖區
政府
 • 市長Pierre Djédji Amondji (FPI)
面積
 • 城市2,119 平方公里(818 平方英里)
 • 市區422 平方公里(163 平方英里)
人口(2007)[2]
 • 城市3,660,682人
 • 都會區6,169,102
時區GMTUTC+0
阿比讓市區一景

阿比讓(或譯阿必尚,法語:Abidjan法語:[abidʒɑ̃])是科特迪瓦的最大都市(港口)和經濟首都,也是科特迪瓦實際上的行政中心,1983年之前,阿比讓一直是該國的首都,1983年後,法律上首都遷至雅穆蘇克羅,但阿比讓仍然是該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1903年,作為鐵路起點而興建[3]

阿比讓市區坐落於大西洋埃布里耶潟湖(Ébrié)上的幾個島嶼及半島,相互之間以橋樑連結。而潟湖則通過1950年代修成的弗里迪運河幾內亞灣聯通。這座城市充滿了對比:一方面氣候又濕又熱,交通擁擠又滿是小販;另一方面,阿比讓又有「西非小巴黎」之稱,這是得名於阿比讓的公園、寬廣的大道、大學、博物館等設施以及它充滿異國風味的情調。

科科迪(Cocody)是一個高級的住宅區,位於現代化的商業區之東。在小巴桑島(Petit-Bassam)的特雷什維爾(Treichville)則有忙碌的傳統市場。國家銀行公園位在城市的北邊。多個政府部門位於阿比讓。阿比讓是全國公路樞紐,也是向北伸入布基納法索阿比讓—瓦加杜古鐵路的南端終點站[4]:21

它是非洲著名的水上城市,擁有高達30餘層的「象牙旅館」,象牙市場聞名於世。它的阿比讓國際機場是法語非洲國家最大的機場,非洲航空公司總部就設於此,有定期航班飛往世界各地。

2005年阿比讓約有人口400萬至500萬。

歷史[編輯]

阿比讓原本為埃布里耶人法語Ébriés居住的小村落,此外該地區還有阿提耶人法語Attié (peuple),這兩族都是阿坎族的分支。

法國殖民後,在附近幾個村莊的基礎上開始興建城鎮。1893年,法屬科特迪瓦殖民地法語Côte d'Ivoire (colonie)成立,首府設在歷史悠久的大巴薩姆,但因為黃熱病爆發,1896年,特迪瓦殖民地首府遷移至阿比讓。

1899年,殖民政府在阿比讓建立深水港。1903年,阿比讓成為城市,取代了同在埃布里耶潟湖畔的大巴薩姆成為了科特迪瓦殖民地的主要港口和經濟中心。同年,通往內陸的阿比讓—瓦加杜古鐵路開工建設,阿比讓是該鐵路的起點。隨着鐵路的鋪設,該市的發展愈發興盛。

1950年,弗里迪運河通航,自此阿比讓與大西洋的幾內亞灣能夠通航。

1960年科特迪瓦獨立後,阿比讓成為該國首都。1983年,科特迪瓦的首都被時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遷至雅穆蘇克羅,但阿比讓仍然是該國的經濟、工業和文化中心。

2011年3月31日,支持科特迪瓦前總理阿拉薩內·瓦塔拉的武裝部隊開始圍攻阿比讓。

地理[編輯]

坐落在幾內亞灣埃布里耶潟湖畔,由幾個半島和島嶼組成,彼此以橋樑連結。潟湖通過1950年代修成的弗里迪運河與幾內亞灣聯通。

姐妹城市[編輯]

參考[編輯]

  1. ^ Ivory Coast Cities Longitude & Latitude. sphereinfo.com. [18 Nov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3). 
  2. ^ UN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estimate for 2007. United Nations. [28 March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3. ^ 徐濟明. 西非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 《西亞非洲》. 1986年, (1): 40. CNKI XYFZ198601005需註冊賬號查閱. 
  4. ^ Jean-Louis Chaléard; Chantal Chanson-Jabeur; Chantal Béranger. Le chemin de fer en Afrique. Paris, France: Editions Karthala. 2006 [2024-06-04]. ISBN 9782845866430 (法語). 

外部連結[編輯]